第08版:健康养老 上一版3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

防治心源性猝死 专家支招巧应对
——访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胡永寸
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一科开展心肺复苏教学演练(医院供图)

□本报记者 郭新星

日前,一位演员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突发心源性猝死离世,年轻的生命定格在35岁。“心源性猝死”这个词反复“出镜”,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心血管系统问题导致的猝死被称为心源性猝死,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年发病率为41.84/10万,每年的心源性猝死约54.4万例。

面对此类令人痛心的事件,除了感到惋惜和悲痛,我们可以做什么?12月7日,记者专访了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胡永寸,请她为我们支招防治心源性猝死。

正确认识 捕捉先兆

“近年,随着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50%以上的心脏骤停事件,以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为特征。”胡永寸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当前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多达54.4万例,居全球之首。可是,与高患病率相对的是低成功抢救率。我国目前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5%的抢救成功率。”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呢?胡永寸解释,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开始1个小时内骤然意识突然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不论事前存在的心脏病是否已被诊断,死亡的特征是其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是不可预料的、快速的,起因于自然的病理生理过程,而非人为或外伤因素造成。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很突然,但猝死的发生绝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存在相关原因和先兆,即便是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人,也可能存在过度劳累、紧张等诱发因素,关键是缺乏健康干预和病情监护,尤其是年轻人。”胡永寸说,心源性猝死可发生于多种心脏病,但多见的还是冠心病。猝死的前几天会出现心绞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一般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往往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没有引起重视。其中大部分是急性心肌梗死,另一部分虽无发生心肌梗死,但其冠状动脉也有狭窄,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前驱症状而瞬间进入心脏骤停。

警惕风险 关注健康

哪种疾病使人增加发生猝死的风险?胡永寸表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是猝死的五大元凶。心肌病、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也是导致中青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暴发性心肌炎,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重症心肌炎,常见于年轻人,患者常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岁至55岁,且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倍至5倍。

“猝死并不一定不可防治,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够关注、不够了解。”胡永寸说,有些猝死源于过劳或者剧烈运动,透支了身体机能的极限,体力消耗过大,比如过度劳动、运动量过大等,都会导致心脏负荷过大。还有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血管疾病,如大面积的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

胡永寸介绍,极度的情绪波动、长期熬夜会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寒冷刺激也会诱发猝死,每年的冬季都是突发性心脏病的高发季节,心脏不好的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有便秘困扰的人群也要提高警惕,当用力排便时,腹部压力增大,导致人体的血管压力随之增大,进而诱发心肌缺血。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科学防治 防患未然

“猝死一般都是急性发作,在旁人看来甚至没有任何征兆。如果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昏厥或摔倒在地,大家千万不要惊慌,更不能袖手旁观,应立即施救。”胡永寸说。

首先,将患者的身体放平,看看其有没有呼吸和心跳。若没有,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胸外按压是将双手交叉重叠放在患者的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按压深度5厘米至6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至120次,每做30次胸外按压,给予2次人工呼吸。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有大量分泌物,要及时清理。一直反复进行,直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或者急救人员的到来。

“科学预防猝死,首先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胡永寸总结道。要适度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对所有人都是有益的,但运动强度太低,达不到锻炼效果;运动强度太大,则会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如何科学运动呢?心肺评估可以评价心肺运动耐力,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对自身机体的活动能力、运动耐力以及运动时的心功能进行精准评估,预测自己的活动能力极限,制定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处方,更加科学、安全、有效地运动。运动尽量不要在早上进行,因为清晨是心血管病发作较多的时间,可选择晚饭后1个小时至2个小时进行适度运动。清淡饮食,控制甜食,少吃含盐多、腌制及煎炸食物,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量。此外,不吃过冷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要避免劳累、熬夜,健康是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前提,日常注意劳逸结合,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专家介绍

胡永寸,安阳地区医院心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优秀市级专家,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河南重症分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医师协会首届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心血管介入诊治技术,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衰及高血压病的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承担国际性及国家协作项目2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百名职工技术英杰等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