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

“我做的工作很有意义和价值!”
——记市委党史研究室国史科科长倪晓
倪晓在查阅资料

□本报记者 苏 迅 文/图

桌子上摆满了厚厚的党史资料和打印材料,“淹没”其中的倪晓盯着电脑,双手不停地敲打着键盘。“我们经常这样,一坐就是一整天。”11月4日下午,在市委党史研究室,倪晓边工作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1995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安阳师专政史系的倪晓被分配到安阳矿务局中学任教。远离家乡偃师,她以学校为家,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赞赏,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2003年10月,倪晓考入市委党史研究室。从三尺讲台到党史研究室,转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倪晓对工作的那份执着与热情。凭借扎实的政治、历史功底,她很快熟悉了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不管是在编研科、宣传科,还是在国史科,倪晓经常帮助老同志打印、整理文稿,帮助其他同志查找资料、修改和审校文稿,用自己的踏实肯干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同事的信任和称赞。

“党史资料要求精准、翔实,来不得丝毫马虎,看似平常的工作其实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倪晓深有体会地说。多年来,倪晓经常是7时许到办公室,20时甚至更晚才回家。2009年10月,倪晓因病做手术,医生建议术后至少要休息一个月。她考虑手头任务紧急,术后一周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辛勤付出换来沉甸甸的收获。近年,倪晓负责编写的《中共安阳历史知识读本》《侵华日军安阳暴行录》《前辈的足迹——安阳革命斗争故事》,再版的《中国共产党安阳市历史(1919-1949)》以及参与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安阳市历史(1949-1978)》《安阳党史人物传略》《回首当年——安阳革命和建设者回忆录》《安阳市改革开放实录》丛书(共四辑),均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公开出版。其中,《中国共产党安阳市历史(1949-1978)》《中国共产党安阳市历史(1919-1949)》荣获河南省优秀党史成果特别奖,《前辈的足迹——安阳革命斗争故事》荣获安阳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课题调研是党史工作的重要部分。这些年,倪晓圆满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调研及党史纪念活动的筹备、组织协调工作。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抗战损失课题调研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倪晓连续数月加班。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双休日去办公室加班,把年幼的女儿托付给婆婆照看。“早饭后带上方便面和火腿肠去单位,这就是我的午餐。”倪晓坦言,“周六、周日,市委的餐厅正常营业,但我觉得到餐厅吃饭太耽误时间,在办公室凑合吃点东西就行了。”凭借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她撰写、整理的《安阳惨案》《内黄惨案》两个专题调研报告入选中央党史研究室编纂的成果丛书——《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重大惨案(共12册)》之第三册、第九册,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她主持编纂的60余万字的《侵华日军安阳暴行录》一书,获安阳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

“倪晓纯朴善良,乐于助人。工作中,她勤勤恳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生活中,她宽容博爱,敬老爱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事们都这样评价倪晓。前些年,倪晓的大伯哥意外去世,她把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侄子、侄女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直至侄子、侄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倪晓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委办公室系统先进个人、市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2013年至2015年连续3年考核为优秀,记三等功一次。面对荣誉,倪晓平静地说:“地方党史能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和价值,荣誉将激励我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倪晓不善言辞,但内心火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她都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