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荣
村民30年存粮没着落,巡察组进驻后有了说法。9月10日,记者在林州市姚村镇军营村采访时,许多村民反映巡察组帮助村里解决了“老大难”。
“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巡察组给解决了,我们都很满意,觉得巡察组办了一件暖心事儿。”72岁的村民贾伏存对巡察组赞不绝口。旁边的群众纷纷点头附和。
军营村是林州市委第十一轮巡察村(社区)第十四巡察组巡察的一个村。巡察组组长秦玉芳介绍,8月22日,巡察组进驻该村后,不断接到群众关于在本村面粉厂存的粮食没人管的问题于是立即着手调查群众反映的这一问题。
原来,1985年,军营村贷款建设面粉厂。村民将小麦存放到面粉厂,直接拿着粮册取面粉,非常方便。7年间,面粉厂因经营不善数次更换负责人。1992年,面粉厂倒闭。1994年,村镇规划时村委会将划定为危房的厂房拆掉,并对机器设备进行了处置。对于村民在面粉厂的存粮,因面粉厂经营中多次换负责人,一时无法确认由谁负责给群众兑付,此后一拖再拖,至今没有给群众个说法。巡察组经过调查,核实原面粉厂共欠村民存粮折合面粉近8.5万公斤,涉及308户村民。
全面了解情况后,在林州市委第六巡察督导组的指导下,第十四巡察村(社区)组将该问题作为立巡立改事项向姚村镇党委进行交办。随后,督察组跟踪督导,多次召集村“两委”、原面粉厂经营者、村民代表等进行协商,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制订了由村委会、后两位经营者(第一位经营者已经去世)共同出资向村民兑付存粮款的方案。其中,村委会担负3.3万元,第二任经营者担负3.16万元,第三任经营者因经营时间短承担3000元。在以贾伏存为代表的存粮数额大的村民带动下,所有存粮户均同意了兑付方案。
8月28日下午,在军营村村委会院内,村民不顾炎热,一边有序地排队,一边热烈地谈论着兑付事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村民排队领款的办公室门口,贴着一张红纸,上边写着“军营面粉厂遗留欠群众面粉兑现处”。办公室内,村民在军营面粉厂欠群众情况一览表上签字确认后领取了兑付款,每个人都是笑呵呵的。
贾伏存领取兑付款3200余元、贾爱昌领取兑付款近1000元、陈虽昌领取兑付款20元……拿到兑付款后,村民达成一致意见,由贾伏存代表大家制作了写有“守初心、担使命,解民忧、聚民心”的锦旗,送到巡察组工作人员手中,表示感激之情。
“找准民情,集中民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巡察村(社区)工作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林州市委第六巡察督导组副组长郝存昌在兑付现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