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运输结构调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项关键举措,也是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19年3月,市政府印发《安阳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行动方案》。两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多式联运促进工程、城市绿色配送示范工程和铁路运输能力提升工程等,全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截至目前,各项目标任务均已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
□本报记者 高扬 李慧
1月13日11时许,随着汽笛长鸣,一列装有2001吨氯化钾的火车缓缓驶入位于汤阴县产业集聚区的安阳万庄物流园一号线站台库。
“这批货物采用多式联运,从白俄罗斯发出,在立陶宛港口装船海运20多天到达连云港港口,再转到瓦日铁路运输2天,最终到达万庄物流园保税仓。随后,我们将根据客户需要配送到他们手中。”万庄物流园常务副总经理闫伟明说。
作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重点推进项目,万庄物流园园区共规划有3条联运示范线路,即安阳-日照港、安阳-青岛港、安阳-天津港。目前,3条联运示范线路均已和目的地的港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铁路专用线开通以后,示范线路将逐步开通运行。
“多式联运不仅仅是运输方式的改变,也大大加快了货物中转速度,降低了货主的运输成本。2020年,我们物流园累计货运量152.8738万吨,完成年度150万吨目标任务。”闫伟明说。今后,万庄物流园仍将以物流聚产业,以物流带产业,助推农村物流和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多式联运可以给企业带来物流实惠。那么,什么是多式联运?打造多式联运对于我市经济和企业发展有何意义呢?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敬波介绍:“多式联运是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相比传统的分段运输模式,它最大的优势是有效促进了各个运输环节及各种运输工具之间的密切配合,避免产品在不同交通工具上多次装卸,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物流体系的进一步提质升级,多式联运就是重要的升级手段。2019年,我市与省发改委、中铁郑州局集团公司签订共同推进安阳市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合作框架协议,打造全省“公转铁”示范区。两年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省级示范工程创建,完成了林州大通物流园申报河南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工作;大力支持物流枢纽城市建设,申报了安阳万庄物流园作为安阳市物流枢纽中心的示范项目;培育安阳象道物流园开展多式联运;与市发改等相关部门合力完成了郑州铁路局安李公司、安阳综合段、万庄物流园、利源焦化与天津港、青岛港、南京港的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和部分货运列车的运行。推动象道物流铁路专用线、水冶南至安李铁路联络线两条铁路专用线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提升联运装备技术水平工作,协调郑州铁路局安李公司、郑州铁路局安阳综合段等铁路运输企业,在万庄物流园落实了1200毫米×1000毫米标准托盘;在利源物流推广使用了35吨敞顶集装箱,在安阳综合段推广使用了标准化集装箱和厢式半挂车。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多式联运量较2017年的31092万标箱增加了21776万标箱,达到52868万标箱,增长70.04%,年平均增长23.35%。
如何继续发展多式联运?目前,我市已进行了一系列谋划。“网络联通内外、运转顺畅高效、标准衔接协同、支撑保障有力。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通过构建铁海公多式联运方式,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综合施策,催生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东中西块区合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化,使我市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城市辐射功能更加强大,不断将交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李敬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