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俊英
2月11日,凌晨1时的南林高速开发区防疫检测点万籁俱寂,朦胧的夜色中每当有车辆驶入,值班人员便纷纷起身、各就各位,引导停车、测量体温、询问情况、登记信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并没有因为寒冷和疲惫打半点折扣,高效负责的工作作风在这里不断得到强化和延续。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文峰区(高新区)对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快速反应、及时部署,在全区设立疫情防控检测点,抽调专人24小时轮换值守,对入安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劝阻可疑车辆,逐人测量体温,并进行防控知识宣传和引导。
轮换值班
严把防疫第一关
2月12日上午,在彰德路与光明路交叉口防疫检测点,值班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疫情防控检测工作,刘拥军就是其中的一员。
“您好,请戴好口罩,准备接受体温检查。”当日,一辆外地车出现在检查通道,刘拥军迎上去说,“体温36.8℃,正常。”随后,他对驾驶员和车辆信息进行了详细地登记,包括驾驶员去过哪里、和哪些人有过接触,有没有乏力症状……
“工作必须做得细,否则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里总是想着这件事。”刘拥军说,“如果遇到发热人员,检测点的民警会护送其去医院接受检查或拨打120就诊。”
51岁的刘拥军是峨嵋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道,挨家挨户为隔离群众入户消杀,给武汉返安人员测量体温……一刻不得闲。
农历大年初二,区里在辖区设立了5个防疫检测点,他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要负责南林高速公路开发区防疫检测点、彰德路与光明路交叉口防疫检测点的大小事务,每天检测点和单位两点一线,就连换衣服都成了奢侈的事儿。
他告诉记者,身体不好的话,夜晚值班很容易感冒。前几天下雪,户外温度很低,半个小时下来,手脚都会冻僵。但刘拥军心里有一团火。他说:“疫情来临、困难当头,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冲锋陷阵的时候。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带头人,我更应该冲在第一线。”
这样的信念让刘拥军打起百倍精神,从检测点设立到2月12日8时,他与检测点的其他人员协作共检查外地车辆1329辆,本地车辆6327辆,检查人数共计15330人。劝返217辆车、419人。
据了解,因南林高速公路开发区防疫检测点位于我市的交通要道,每天车流量大、检测任务重,检测点上30多名值班人员轮换值班,除了检查、登记工作,还主动为过往的车辆,特别是外地的朋友提供咨询,主动介绍疫情期间附近的路况,宣传如何在行程中注意防疫。
严防死守
打好防控阻击战
2月9日8时,在南林高速公路开发区防疫检测点,再一次出现了民警喻文勇的身影,这是喻文勇到防疫检测点的第16天……
“老喻,你年龄大了,身体也才刚恢复,多歇歇吧。”
“不行!”
今年51岁的喻文勇是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二大队的民警。从警20多年来,他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遇到重大安保任务,他都会认真完成。
今年春节,当得知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他主动向支队党总支写下请战书。“这个关键时期,领导都在一线,我既是老党员又是转业军人,有什么理由退缩?抗疫不胜,决不回家!”支队领导担心他身体还没完全康复,怕吃不消高强度的防疫检查任务,劝说让他多休息几天。喻文勇十分坚持,依旧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在高速公路检测点执勤,我们始终坚守岗位,配合卫健部门的工作,与卫生防疫人员各司其职,共同战斗、严防死守,保证不漏一车、一人。”喻文勇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还有无数像喻文勇一样的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作出贡献。
据文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为更好地传达指挥部临时党委和各专项小组有关任务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文峰区(高新区)在南林高速公路开发区、彰德路与光明路交叉口、文峰大道与光明路交叉口、中华路与高宝路交叉口、平原路与光明路交叉口设有5个防疫检测点,由来自公安、交通、卫健系统的党员同志任委员,公安、交通、卫健委、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工作人员全天上岗、24小时轮流值守,各部门、各值守人员分工明确、通力协作,确保过往车辆无一遗漏、全部检测到位。
“各检测点严格落实24小时不间断登记、检测等防控措施,全面细致地做好出入车辆、人员的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疫情检测工作,严防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坚决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该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