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李吉昂 程永辉)眼下正是麦播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县农技推广中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指导活动,把农业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麦播前,农技人员为合作社免费送来1.2万斤优质小麦种子,可播种优质小麦580余亩。在种植时间,我们按照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要求控制播量,从种到收各方面都要做到示范要求,达到示范样板田。”10月22日,万古镇杜庄村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李要伦说。
据了解,县农技推广中心严格按照“四优四化”要求,重点引导发展优质小麦,搞好示范引导。目前,该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共设26个优质小麦示范方,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要求每个示范方播量、播期、施肥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小麦品质和产量,为全县小麦的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打下良好基础。”农技人员刘红君说。
麦播期间,县农业农村部门在提高麦播质量、优化品种结构、落实配套技术上下功夫,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讲解播种注意事项、小麦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知识,科学指导大家适期、适量播种,突出抓好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为全县小麦出好苗、出全苗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