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工作就是要发现和反映问题。“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发现问题是巡视巡察工作的生命线。 我市巡察工作始终坚守政治定位,在标准要求上对标巡视,在方式方法上聚焦基层,对被巡察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直指问题,挖出“病灶”,有效发挥政治“显微镜”“探照灯”作用,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利剑”威力。
聚焦政治责任,落实“两个维护”
“两个维护”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根本利益所在。深入推进市县巡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市委把巡察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认真落实“六围绕一加强”和“五个持续”总体要求,持续深化政治巡察,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做到“两个维护”。市委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巡察的首要任务,把“四个意识”、打好三大攻坚战以及选人用人、意识形态等落实情况作为巡察的重要内容,及时纠正落实中的温差、落差、偏差,正本清源,强化执行,督促看齐。加强对党章和党内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处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当“两面人”等问题。
聚焦政治立场,坚持群众路线
监督检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深化政治巡察的基本要求。我市巡察工作开展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巡民情、察民意、访民生、解民忧,将管党治党责任“一贯到底”,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打通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奋力写好民心这篇大文章。每次巡察组进驻后,巡察组都会综合分析被巡察党组织行业领域特点和历史沿革情况,认真研判哪些是群众关注的重点,哪些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讨论如何最大限度争取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市委巡察组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随机谈话等多种方式,着力从群众身边 小事入手,广泛征求群众诉求。十一届市委开展巡察以来,共发放调查问卷3万余份,问询谈话7252人次,接收信访件2658件,发现问题2000个,推动被巡察党组织整改建立机制197项,用实际行动彰显巡察震慑力,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巡察工作的“获得感”。
聚焦发现问题,提升监督质量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发现政治上的问题,随着政治巡察的不断深化,这是摆在每一名巡察干部面前的课题。一方面,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为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向市本级巡察组、各县(市)区委巡察机构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聚焦政治巡察内涵,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指导巡察组在工作中把握好原则和方向。市委巡察办针对不同巡察对象的特点,收集整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省委、市委有关重大决策部署,组织专题培训,汇编相关政策制度,以便巡察组更有针对性地查找政治偏差。巡察期间,市委各巡察组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政治学习功能,组织全组巡察干部结合工作开展实际,在学中干、干中学,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本领贯穿巡察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加强综合分析,提高监督质量。市委巡察机构将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分析查找原因,归纳整合分类,总结方式方法,将巡察中存在的普遍性、共性问题,细化成一项项具体的体检指标,精准扫描,注意从细小的问题入手去发现大的问题,整理形成专题报告并提交有关职能部门,确保政治巡察指向更精准、目标更明确、重点更聚焦。
聚焦政治纪律,加强作风建设
巡察机构作为履行巡察监督的专责机关,承担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大政治责任。巡察工作要对被巡察党组织进行精准画像,必须严格按照政治要求,坚持高度政治自觉,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真正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不能放过。政治体检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综合研判的过程,把不同方式调查研究获取的信息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分析,实现准确定性问题并深挖根源性问题,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地报告巡察情况。“巡察期间,市委巡察组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巡察工作各项纪律和规矩,决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宴请,决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馈赠,决不发生任何假公济私行为,决不泄露巡察秘密。”这是每一名巡察干部都要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巡察工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