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1年5月10日 星期

梨园村有台“文武戏”

万金红(左)、李光福(右)在大棚内查看西红柿长势

□本报记者 高 扬 赵文静 文/图

4月19日,春光明媚,清风习习。安阳县韩陵镇梨园村的田野上,阳光洒下,一栋栋蔬菜大棚在油绿的麦田间熠熠生辉,颇为壮观。如今,梨园村有一“文”一“武”两个人,唱响了该镇番茄经济这台红火大戏。

“文戏”主角万金红:

传经送宝带来“三品一标”

一大早,利落干练的万金红就换上运动鞋、戴上特派员证,驱车来到梨园村。她走进田间地头,看番茄长势、问技术需求。“老王,上次送来的腐殖酸水溶肥和生物菌水溶肥收到了吗?”在乐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番茄大棚内,万金红与种植户王书亮打着招呼。“收到了,俺按着技术要求定好了施肥时间,等到时候去地里看看效果。”王书亮笑着说。

今年46岁的万金红是市农业农村局农作物良种示范站高级农经师,已从事农经工作20年。去年,她多了一个新身份——市级科技特派员,到对接的梨园村送技术服务。如何发挥自己的专长服务好农民朋友?这是万金红成为科技特派员后经常思考的问题。

万金红长期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和“三品一标”认证等工作。到梨园村后,她发现,村里的番茄种植户虽多,但大家的品牌意识不强,大多数种植户不知道啥是“三品一标”,也不知道“三品一标”有啥作用。于是,万金红借助梨园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田间学校这一平台,当上了老师,为大家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等知识,教大家申请“三品一标”。

她深入田间地头做调查,了解番茄种植流程,精确掌握用药用肥情况,与番茄种植大户一起制定了豫北地区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程。在她的帮助指导下,梨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拿到了农产品合格证,梨香缘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武戏”主角李光福:

钻进大棚带火“番茄经济”

“文戏”主角万金红侧重于指方向、作指导,今年54岁的李光福则是身先士卒,常年在土里刨金,“武戏”唱得虎虎生风。

“如今,我们合作社产出的每一批每一车番茄,通过农药残留检测后都有一张质量安全合格证。”在梨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检测中心,李光福介绍,“每张合格证上都有一个二维码,产品质量可追溯。严格的生产技术规程,让我们村的番茄质量更高、品质更好,名气越来越大、销量越来越高了,老百姓吃着更放心。”

李光福是梨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同时还是安阳县的科技特派员。

作为万金红的“武”搭档,他已有近30年的番茄种植经验。由于常年田间劳作,李光福皮肤黝黑,神情质朴。“在番茄种植方面,李老师可是大拿,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遇到技术问题都找他。”万金红说。

说话间,李光福的手机响了起来。“李老师,你快给俺看看,这番茄是咋了?”一接通,视频那头的种植户李书生便急急问道。李光福通过手机视频观察了病叶后给出了诊断并开出药方:“番茄晚疫病,用15克氟啶胺、20克噻菌铜兑15升水,趁着晴好天气喷施到地里,5天到7天用一次,用两次就能好。”十里八村的番茄种植户大多都有李光福的联系方式,有找他买苗的,有找他学技术的,也有找他解决技术难题的。“只要有人想学我就教,有啥问题我就帮着解决。”李光福如是说。

统一建棚标准、统一选种育苗、统一病虫害防治……如今,梨园村已种有大棚番茄133公顷,村里有300多户番茄种植户,带动本村及周边2000余人就业增收,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大棚番茄200公顷。

“番茄小镇”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歇。“目前,村里投资在村南新建的31栋高标准大棚已快完工。我们相信,在两位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支撑下,将来梨园番茄品牌会更响亮、前景会更美好。”驻梨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云开说。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